经常被手艺人做手艺的迷人画面美到,然而是怎样的美法又描述不出来,实在尴尬至极。
后来发现:我说不出来没关系,反正有一大波吃(文)瓜(学)群(作)众(家)已经替我们描绘得很透彻了呀!
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
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冯骥才《泥人张》
被泥人张精湛的技艺征服!玩泥土于鼓掌之间,把海张五的泥人捏得活灵活现。
手艺网的粘土造花艺术老师林孟祥就有这样精湛的技艺。
他做出的粘土多肉植物,深深浅浅的嫩绿植株高低错落成一簇,多肉“耳朵”加一层仿糖晶,肉肉的,萌萌的,在纯白花器的衬托下,神还原了多肉。
每次看到,竟然还有点看饿了的意思。
点击图片,查看教程
春天到了,她剪两个男人在耕田,剪白蚕在桑叶上吐丝。夏天呢,她剪西瓜爆裂出一地的红瓤黑籽,剪水井边有只狗在吐舌头。秋季,则是草垛儿堆得一人高,向日葵挤挤挨挨着耷下沉甸甸的头……
总之,偶然间所见所闻,不论什么,若是喜欢了,用她的眼睛瞧上几瞧,回到家,坐到北窗下,抽出张纸,剪刀以一个小小的角度横在那里,略停一下,就上手了,就出来了。
——鲁敏 《纸醉》
当手艺化作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从中透露出来的惬意与乐趣,也是妙不可言。手艺网主播木宁,就把手工融入了生活中。
每天早早的起床,为自己做一顿精致的早餐和午餐便当,食物的摆放还必须精美、耐看。
秋天,她会采集好多落叶,把叶子敲拓染在素布上,再做成画框。(戳我看更多)
被天空湛蓝的颜色陶醉,于是又做扎染,做好多天空蓝色的装饰物件。(戳我看更多)
歙——歙——歙——散发着清香的刨花,从刨子上玩去着飞出来,落到了地上还在弯曲,变成一个又一个圈。如果碰上树疤,刨子的运动就不会那样顺畅。通常是在树疤那地方顿一下,刃子发出尖锐的声响。然后将全身力气运到双臂上,稍退,猛进,歉地过去了,半段刨花和一些坚硬的木屑飞出来。
——莫言《木匠和狗》
经过几十道工艺的层层加工,方可做出精致的成品。而每一道工艺,又得经过耐心的打磨。
看大伟做木艺的视频教程,也只能感叹做手艺不容易!
仅是精细木作这一个步骤,就需要用从100目到600目的砂子不断打磨,并且还需要一边打磨一边用手感知木头的光滑度,不能多磨一下,也不能少磨一点,全凭经验来把握。
欲知小板凳后续如何,
点击→_→继续观看!
父亲亲手把杏木的皮剥干净,然后,手里拿着绷线用的牛角墨斗子,耳朵上夹着铅笔,在张小三的帮助下,往杏木上绷墨线。杏树症不是钢铁跟钢铁也差不了多少,无论多么锋利的锯条,碰到杏木疤,也得火星子乱窜。想到此张小三就胳膊头发酸头皮发麻。
——莫言《枣木凳子摩托车》
在不景气的情况下,做手艺显得愈发的很枯燥乏味,那种烦躁与无望的心境,也由手艺人变为了“守艺人”。
手艺网曾采访过这样的“守艺人”:贵州省苗族地区唯一的银匠村——控拜苗寨。
银匠们纷纷离家外出打工,锻造手艺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只有一位留守的银匠,他坚守在村里打银饰,子承父业,继续传承银匠工艺。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他左手托着玉件儿,凑在坨子锋利的边缘琢磨,右手不停地蘸起金刚砂,抹在坨子与玉件儿之间,为了降低摩擦的温度,需要不断加水,“水凳儿”之名便由此而来。
工具虽然简陋,工艺却十分复杂,一个五件儿,从粗磨到细磨,要不断更换各种型号的陆子,逐渐递进细腻的程度,“活儿”形态各异,方圆不一,凸凸凹凹,都靠艺人的手上功夫,操作起来,手忙脚乱,却必须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两只眼睛像被磁石吸住,一颗心像被无形的绳子吊住,以至于连呼吸都极轻极缓极均匀,了无声息,“沙沙”的磨玉声掩盖了一切,融汇了一切,他做起活儿来就把人间万事万物统统忘记了。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每个手艺人都有一颗匠心,他们那种如痴如醉的状态,对工艺的渴求,全神贯注的精神,都透露出匠人独有的情怀。
手艺工场的陶艺达人腾腾就如出一辙。
她做陶碗,左手捧着碗,右手拿着刻刀,屏息凝神地把目光集中在刀尖上,每刻一下,掸掉多余的陶土,再转动一下陶碗,这一刻就是几个小时,完全沉浸在她的世界中。
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汪曾祺《戴车匠》
做手艺有很多精彩的瞬间,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手艺人定格在那个美妙的时刻。
经常被染染做手工的画面吸引。
上周她的橡皮章直播,埋着头全神贯注地盯着手里的橡皮,拿着刻刀,横刻一下,竖雕一下,时而掸掉多余的碎屑,时而抬头看看直播画面,一边听吃瓜群众的问题,又一边碎碎地念叨方法。
扫一扫,查看直播回放
点击图片,查看教程
说了那么多,都是吃瓜群众的观感,
SO,你做手艺会有什么样体验呢?
全神贯注?手艺灵巧?还是惬意有趣?
赶紧刷卡,手艺君带你去感受!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