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赵英立先生写过的茶人八德,深有感触。茶无高低贵贱之分,茶人亦是如此,适合自己的茶既是好茶,能做到真心爱茶,用心待之的人即可为茶人。文中依照人品、境界不同对茶人有一个分类,如果让我对号入座的话,我更喜欢----茶农,一个在地里刨食的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本本分分做茶人,踏踏实实做茶事,恩~这正是我想要的,遂以“茶农说”为名,闲暇之余与爱茶之人分享一些心得,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附:《茶人八德 》
如果前几天我在对《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评论中说:“我很喜欢片中对茶人的界定:茶是一种人生。按中国汉字的书写方式,茶,是人处在草木之间。茶,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面对内心的态度。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因茶而生,以茶为伴。他们叫做“茶人”。
我认为这种界定是宽容的,也是苛刻的。多年以来有些人习惯自己划定圈子来界定谁是茶人,其中不乏傲慢与偏见之处。其实只要不是借茶行骗,而是真心爱茶,以茶为伴,既是茶人。至于是不是学此专业,是不是以此谋生,水平的高低,品位的高下都不重要,那只是某阶段的状况而已,低者无须自卑,高者不足自傲。要知道:山那边,天更宽。”
应该说这段话是有感而发的。在多年习茶过程中我遇到了茶界各类人物,因人品不同而现不同相,概有茶仙、茶圣、茶人,有茶农、茶官、茶商,也有茶混、茶鬼、茶渣,果然是“人一上百,形形色色”。此事古已有之,古人称宋之蔡襄为茶人,丁渭为茶官,即因其人品差异而定。
真正意义上的茶人是有很高的标准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根本无权也无法完全界定谁是茶人谁不是茶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判断者囿于自己的主观知见外,客体不可预知的变化性是另一主要原因。所有的人,包括我们自己,都是要“盖棺定论”,更何况每个时代的价值观不同,导致连盖棺都难以定论。所以我们对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的判断,都是暂时的、片面的。评判是自己的权利,但执以为实,甚至当做唯一标准,就是可笑的事了。
为此,与其去探讨别人的是非,不如捧一杯茶安静地审视自己的内心;与其去判断别人是不是茶人,不如给自己制定一个行为准则;与其去探讨、概括博大精深的中国茶道精神,不如去思考一个真正的茶人该具有的品德是什么。
在给自己弟子讲课时我曾提出茶人八德,要求大家循序渐进地去追求,其实这也是给我自己设立的的一个目标,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达到。今日录于此,与大家共享。
茶人八德
礼为茶之先 洁为茶之表
正为茶之相 静为茶之基
谦为茶之德 清为茶之神
和为茶之魂 道为茶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