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艺术之美
利诺•塔格利佩拉(Lino Tagliapietra)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意大利玻璃艺术家和玻璃制作大师,以其精湛技艺和才能为人们所熟知。2015年10月9日美国伯格斯特龙·马勒玻璃博物馆(Bergstrom-Mahler Museum of Glass)为他举办了《超越时间:意大利大师利诺•塔格利佩拉的玻璃艺术纵览》展览,展品由利诺本人、其孙Jacopo Vecchiato 以及 Schantz Galleries的Jim Schantz和Kim Saul共同挑选,以求对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全面回顾,为公众展现利诺艺术中不断探索的新方法和改变、以及他对玻璃吹制的持续热情和实验精神。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2月14日。
“I would
很少有人能够宣称自己在一门领域里工作了70年。我们想到农民、僧人、工人,他们在很小年纪就选定一生所从事的信仰和事业。而利诺•塔格利佩拉就是这样一位专注于专业领域长达70年的人,持之以恒地释放自己对玻璃的能量与热情。
利诺•塔格利佩拉,1934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环礁湖附近的慕拉诺岛(island of Murano),11岁开始在岛上的玻璃熔炉和制造厂工作。25岁便享有了吹制玻璃大师(Maestro)称号。那时,他为慕拉诺岛最有名望的玻璃加工厂工作。1960年代,利诺通过设计以及使用高科技和美学质素的模型,开始表达他富有创造力的形式,带来了商业上的极大成功。
超过42年的时间,利诺为各种盈利性质的慕拉诺工厂工作,最后成为Effetre International(1976-1989)的艺术和工艺总监。然而,他意识到要想在玻璃艺术创作最高层面上有所建树,就必须走出慕拉诺岛。1979年的夏天,利诺第一次去到美国西雅图和皮尔查克。从那时起,吹制玻璃经历了深刻的转型时期。利诺大方地与美国艺术家分享他的知识技能,传播至全世界。
从1990年代起,利诺成为一名自由研习玻璃的艺术家,不再有合同的束缚和必须履行的义务,这时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中。如今,这些作品收藏于全世界最富声誉的博物馆中,包括旧金山的迪扬美术馆,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蒂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以及众多美术馆与私人收藏中。
2009年,塔科马博物馆举办了利诺巡回作品展的主要展览,同时也在美国其他几个博物馆中展出,包括:华盛顿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伦威克画廊,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克莱斯勒博物馆,加州棕榈泉的棕榈泉艺术博物馆,明尼苏达州的弗林特艺术研究所。2011年在威尼斯,威尼托科技、文学与艺术机构为利诺做了题名为“利诺•塔格利佩拉,从慕拉诺岛到玻璃工作室”的展览。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利诺获得了无数奖项,包括:2004年美国中央学院的人文主义文学名誉博士,费城艺术大学的杰出艺术家总统奖;2006年他获得了华盛顿的杰姆斯·伦威克联盟授予的“杰出教育奖”;2011年,获得第二个荣誉学位,并被俄亥俄州立大学授予“美术博士”称号;2012年他入选在其家乡举办的著名“凤凰奖”等等。
技艺、创新、交流
Tagliapietra's career is defined by a dedication to workmanship,innovation.
利诺的玻璃生涯通常被描述为对工艺技巧、创新方法、合作交流三方面的贡献。在他超过30年的教学中,他对卓越的不懈追求、工作的品行以及对玻璃的热爱都改变并加速了整个玻璃艺术运动的进程。
利诺的技艺是其作品创作、执行以及创造力的主要支撑,而技艺又来自他的生活经验。正是从丰富的经验中,他才得以持续不断地探究完美创作的可能。更进一步说,作品的创造力也源于利诺的个人经历、认识的人以及与他人的交流,还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当然,玻璃在其中占据着首要位置。
利诺在皮尔查克吹制玻璃
▼
作为吹制玻璃的大师,在与玻璃的创造性冒险旅途中,利诺不断尝试新技术,其中有些是他自己的发明。同时,他不顾家乡团体的批评和反对,从未停止分享他影响深远的知识和作为最好从业者的技艺,帮助玻璃工作室掀起新的复兴。
利诺的吹制玻璃工艺
Cutting or Engraving(切割或雕刻)
▼
Filigree(金属掐丝/金银丝装饰)
▼
Zanfirico
(Zanfirico是Filigree工艺中特殊的一类)
▼
当然,这种给予并不是单向的,利诺也在与年轻艺术家的交流中获益匪浅。经过多年生产工作,利诺开始接受看待玻璃媒介的新方式,并和那些将其作为艺术创作媒介的艺术家有了直接接触。他们吹制玻璃是为了纯粹的愉悦和挑战这种媒介,这种受艺术家影响的创造性改变扩展了利诺的观念——什么可以通过玻璃媒介来完成。
70年玻璃生涯
Lino’s work has a presence which references yet transcends time.
在庆祝利诺玻璃生涯70年之际,此次展览展出有利诺创作的诸多系列,形式既古典又现代,颜色和图案如此诗性,它们触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官,异常夺目。
《恐龙》系列:优雅的舞蹈
▼
如果说作品《恐龙》(Dinosaur,2015)是一件交响乐的乐器,那它一定是25把小提琴之一,正演奏着维瓦第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那么愉悦、充满生命力、优雅又美丽。当看着作品《芝加哥》(Chicago,2015),不时想起这座跳动着温顿·马沙利斯音符的城市。聆听、触动、回味。在看着这些雕塑的同时仿佛听着交响乐、爵士或者感受冥想颂歌的舒适,这无疑是利诺艺术的力量与意义所在。
《芝加哥》 熔融玻璃板
▼
装置
▼
就好像《凤凰》(Fenice)浴火重生一样,在70年来对玻璃的操作中,利诺重新塑造了自己。正是这样持续不断地寻找完美的炼金术配方,使得他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在个人与工作中自由转换,持续发掘自己的新潜能。
《凤凰》系列:火之献礼
▼
2015年,在华盛顿州艾佛雷特的沙克艺术中心创作
《凤凰》
▼
Jim Schantz在《美国工艺杂志》(American Craft Magazine)中高度评价利诺的创作:“我们看到,利诺的艺术不仅展示了最好的技艺水平和对媒介的精通,还展示了一种对新发现的个人历练过程。在80岁高龄时,利诺依旧在挑战自己找到下一个令人激动或崇敬的形式,并为新形式的表达和创意而努力。他最新的一件作品,是2015年2月在玻璃博物馆创作的,是我所见过的吹制玻璃领域中最有力量的作品之一。我会将这些作品与马蒂斯令人愉悦的画作,或者莫奈的《水中百合》,还有中国唐代迷人的塑像划分在一起。换句话说,利诺的作品有一种风度,它所关涉的已经超越了时间。”
熔融玻璃板
▼
我们如此幸运,可以见证一位集大师技艺和艺术才情于一身的人,用他的率真与开放将石英转化为奇妙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