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华夏
  • 商家入驻 登录 注册
  • 首页 >> >>
    景泰蓝有多蓝?

    隐藏主贴

    你是否能回答出这样一个问题:“景泰蓝的蓝到底有多蓝?”

    景泰蓝有多蓝?

    保护得再好的老手艺,也无法改变无人使用或日渐稀少的需求这一事实,但是,通过旅游工艺品所保存下来的手艺,已经徒剩躯壳。比如,你是否能回答出这样一个问题:“景泰蓝的蓝到底有多蓝?”

    景泰蓝有多蓝?

    问这个问题的,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被行里人称为“景泰蓝第一人”的张同禄。工美厂破产的职工表决大会上,张同禄没有举手。这不全是出于感情,实在是:“那些小厂子能做出真正的景泰蓝么?”景泰蓝的制作流程没什么秘密可言,一篇《景泰蓝的制作》全讲明白了。但是在张同禄看来,“铜胎掐丝珐琅”,远不是制胎、掐丝、点蓝、打磨、抛光这么简单。

    “北京的景泰蓝和别的地方不同,过去,北京的景泰蓝工匠都是专门为皇家服务的,那时皇宫里专门设了一个部门,叫‘造办处’,制作皇宫里需要的各种器具。”张同禄这样介绍北京景泰蓝的历史。‘造办处’景泰蓝作坊出来的景泰蓝有两种,一种用于祭祀,要求庄重、古朴;另一种用于日常器皿,要求精致、华丽、细节丰富可供玩赏。

    景泰蓝有多蓝?

    “景泰蓝”一词出于明代景泰年间,当时的工匠们几经实验,烧制出一种美丽的蓝色釉彩,从此“景泰蓝”一名传播开来。但景泰蓝的蓝“根本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那种蓝色,那种颜色我们叫‘大青’,真正的景泰蓝的蓝色是绿松石的颜色,很柔和。”绿松石色的“景泰蓝”如今很少,并不是因为釉料的配方有什么秘密,而是它需要烧制的工人对烧制时间、火候的熟练掌握和丰富经验,也需要设计者对传统的深入了解。现在看来,这反倒成了景泰蓝发展最大的难题。张同禄说,即使再给他一次表决机会,他还是不会举起那只手,因为那次表决的结果直接造成了500名经验丰富的景泰蓝技工的流失。工美厂破产后,张同禄拉着原来的一些老职工成立了个人的景泰蓝工艺品公司,但作为一个私人公司,他最多只能消化20多名技工,而这些技工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上。

    和景泰蓝一样,雕漆也是目前旅游工艺市场上常见的高档手工艺产品。张同禄的隔壁邻居就是雕漆大师文乾刚的工作室。目前国内的雕漆大师仅有五位,文乾刚便是这1/5。1999年澳门回归,北京市政府送给澳门特区政府的礼品“花好月圆”雕漆大盘就是由他设计指导完成的。

    文乾刚也对旅游商店里那些所谓的“雕漆”表现出不屑:“那些都是用树脂翻模灌漆浇铸的,真正的手工雕漆作品很少。”

    怎样才能判断是不是手工雕漆作品?所谓雕漆,就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漆上雕刻;这是一种始于唐代,盛于明、清,与景泰蓝齐名,全世界只有北京还在生产的传统工艺。北京雕漆有金属胎和非金属胎两种,前者是珐琅里,后者为漆里。着漆逐层涂积,涂一层,晾干后再涂一层,一日涂两层。涂层少者几十层,多者三五百层,然后以刀代笔,按照设计画稿,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纹样。所用之漆以朱红为主,黄、绿、黑等做底色,分为剔红(堆朱)、剔黄、剔绿、剔彩、剔犀。雕漆的工艺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制胎、烧蓝、作底、着漆、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各工序技艺要求都很高。

    文乾刚用“耗工繁具”来概括雕漆技艺的特点:“30厘米高的一个雕漆花瓶,漆厚至少5毫米,1毫米漆要涂16层,5毫米意味着至少要涂80遍漆。一遍漆至少需晾干一天,就得等80天以后才能雕活儿。雕工又分上下两手,下手刻花纹,讲究均匀,上手刻图案,讲究神采。一个花瓶做下来,至少要动千万刀。”文乾刚的身边摆着一件高达1米的梅瓶,这只梅瓶的仅仅涂漆就花了4个月,全部完成整整耗了他8个月时间。

    但是这样“耗工繁具”出来的作品,漆面圆润光滑,触手温润,花纹精致细腻,色彩深沉丰厚,而“倒模”出来的雕漆作品一是以树脂为材质,较轻;二是漆面与刀工都粗糙呆板,缺乏色彩和光线的层次感。另外,有些雕漆品种是无法“倒模”制作的,比如“剔犀”。“剔犀”工艺是雕漆工艺里最难掌握的一种,刷漆时要求一层朱漆一层黑漆交替涂抹;雕刻出来的刻面则要呈现出一层朱线、一层黑线,线与线之间层次清晰分明,宛如犀牛角的断面。真正做出这种质感,要求制作者经验、技巧、刀功缺一不可。而无论哪个品种,雕漆手艺都是一门“挑人”的手艺,文乾刚这样形容雕漆的“挑”——假如说100人来学雕漆,过上10年,可能有50人被淘汰,另外50个人能会刻下手花纹。再10年,可能又有一半人被淘汰,另外一半人能刻上手图案;而这不过是培养出了一些技工。真正能做到从设计到完成的人,可能到最后也就剩下两三个。更何况,雕漆成为大工厂里的一个车间之后,大部分工人只会一道工序。

    和“景泰蓝”、“雕漆”不同,“花丝镶嵌”看上去似乎是一门“小手艺”:将金银等贵重金属加工成细丝,錾出花纹,再镶嵌上珠、玉、宝石。事实上,仅花丝一项,就分为拍、填、攒、焊、堆、垒、织、编等几道工序。花丝可以用来做首饰,也可以用来做大型陈列品。作为“燕京八绝”之一,花丝镶嵌也是北京独有的手艺,代表作为北京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金冠,用极细的金丝编织成的,高24厘米、冠身薄如轻纱,空隙均匀,金冠上端有龙戏珠图案,造型讲究。北京的花丝艺人集中在通州区,随着北京花丝厂和北京工美的相继破产,通州的花丝艺人纷纷改行,北京市三级工艺美术大师马佩坚回忆说,有那么一段,同事们在街上碰见,第一句话就是:“找着工作了么?”

    马佩坚是目前全北京惟一还在接订单的花丝艺人,也是惟一能掌握全部工序的艺人。马佩坚说,好的花丝手艺,能把花丝拉成头发丝那么细,并在上面刻出花纹来,而花丝不断。而真正好的花丝艺人,不仅能做花丝,还要有别的相关手艺。马佩坚现在给国外的有钱人制作金银茶具上的花丝镶嵌工艺,让顾客们纷纷赞赏的是,他不仅能做出精致的花丝活计,还能设计并用釉料在茶具上进行描绘。但是马佩坚自己时不时会有“空怀绝技”的感觉,因为制作茶具所需要的花丝技术相对简单,复杂一些的花丝手艺比如堆、垒、织、编都用不到,而他今年已经40多岁了,再过几年,视力衰退,一些细致些的活计也就做不了了。所以马佩坚现在最盼望的就是国家能够组织一批人做一批花丝精品,一是培养人,二是那些高难度的技术不至于失传。

    然而无论是景泰蓝、雕漆还是花丝镶嵌,在北京传统工美界都已经算“活得不错”,而且目前还有年轻人在做的。北京工美协会秘书长朱洪说,很多绝技用“即将失传”描述决不过分。比如“料器”,这种用玻璃吹制成各种人物、动物的“小玩意”,其难点在于怎样用玻璃吹出五官神情而又鲜明如生,现在,在北京,掌握这种手艺的只有在“百工坊”里开设作坊的邢兰香夫妇。北京手工丝织毯的代表作:故宫里的“盘金毯”,现在也只有一位年近七旬的康师傅还能揣摩出应该怎么织。

    转自《三联生活周刊》


    • 分享到:
    排序方式:回复时间 共有1条评论

    Hisenya 发表于 2016-03-18 09:32 1 楼

    我一直都想问到底有多蓝

    | 回复

    精彩活动
    推荐主题
    涨知识| 中国丝绸,起源于何?
    据说,看完这场充满仪式感的婚礼,没有
    “我有一个超酷的设计,然后呢?” “
    揖美手作沙龙 | 一针一线,开启美好新
    五玄土 ||书签· 我和世界之间,你是暗
    同玩同乐,增进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创意店
    来自6500年前的神兽,启幕第二届观澜湖
    手作良品,美好生活
    谁说花布就是东北大棉袄?这些花布耀眼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女朋友,叫揖
    所有圈子
    玻璃爱好者联盟 个更新
    雅集爱好者联盟 个更新
    金工爱好者联盟 个更新
    纸艺爱好者联盟 个更新
    手工大本营 个更新
    木艺爱好者联盟 个更新
    皮艺爱好者联盟 个更新
    布艺爱好者联盟 个更新
    陶艺爱好者联盟 个更新
    小手工爱好者联盟 个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