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烧专用之陶土,经陶者自行调配,考量的是陶土耐温温度、柴窑属性、薪柴总类等;追求的是让土能产生一种温润、敦厚、沉稳内敛的柴烧之美。
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作品可分上釉(底釉)与不上釉(自然釉)两大类,如宋朝天目碗及青瓷釉,都是上釉的,日本的备前烧是不上釉的(取其自然落灰效果)。柴烧是一种古老的技艺,烧窑难度相当高。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於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
土:柴烧专用之陶土多,经陶者自行调配,考量的是陶土耐温温度、柴窑属性、薪柴总类等;追求的是让土能产生一种温润、敦厚、沉稳内敛的柴烧之美。
「高岭土」
「陶土」
柴窑烧制大多以陶土为主,作者也可自行配土,弹药保证耐温程度和烧出的敦厚温润的感觉。
柴:一般木材需静置约三至六个月以上(忌太潮湿),以利燃烧,其种类有松、樟、龙眼、荔枝、莲雾及废弃木材等。
「柴火要求干柴,柴烧通常需要50个小时左右,期间要不断往里面添加柴火一保证窑内烧制温度,所以通常一窑下来的花费都以万计算」
窑:仅以燃烧木材提供热能,一般烧窑需三到五天,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柴,加柴的速度和方式、薪柴的种类、天候的状况、空气的进流量等细微因素,会不断地影响窑内作品的色泽变化。
「柴窑,大多自行搭建,但在搭建是也非常有讲究,要考虑到空气的进流量、天气、湿度等等条件」
灰:柴窑烧陶时,完全燃烧的灰烬极轻,随著热气流飘散。当温度高达1200℃以上时木灰开始溶融,木灰与陶坏中的铁结合形成釉,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这种方式形成的釉被称为“自然落灰釉”,自然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这正是柴烧作品的迷人之处。
「草木灰算是形成柴烧特色的最大助手,所以在烧制前往窑内放置的材料如土、树枝、花草等等,都是促成柴烧的不定因素」
下期,咋们讲讲柴烧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