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2日,由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指导,中共深圳市龙华区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观澜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观澜湖集团、观澜湖艺工场、商界传媒集团承办,中华手工杂志社、手艺App、手艺工场执行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分会场活动——“国匠荣耀·第三届手工艺创新盛会”(点击查看详情)在深圳观澜湖硬石酒店顺利落幕。
盛会结束,一场以茶为媒的匠心茶会却刚刚开始。前来参加盛会的非遗传承人、手作品牌创始人、行业媒体人士落座8方茶席。由和静茶修学堂创始人王琼携弟子事茶敬匠心,设置平台生态、生活美学、文创方略、设计力量、非遗传承、茶语人生、品牌之路、茶修生活8大主题茶席,以8位茶会主理人为各席会谈主理人,在和静园三道茶的品味中,共议传统工艺面临的现象与问题。
茶叙在非遗啸文化传承研究者三强带来的啸乐中开始,他用“与天地共振”的声音,致敬匠人的唱诵,给席间匠人带来精神的收摄与身心的安顿。
和静茶修创始人王琼为此次匠心茶叙,特别设计了一套“滴露”仪式,她用茶的语言诠释对匠心的理解。她手持净瓶,将水缓缓滴入杯中,用“一滴水的能量”来表达茶修的匠心是不徐不躁,手艺修行的匠心是不止不懈。
第一道茶:静定之茶
探索一杯茶里修习的匠心
第一杯茶是静定之茶,在快时代中营造了一方宁静的天地。从一杯茶也能看到匠心,茶人耐得住寂寞,甘于自修才能制出好茶,匠人在手艺中孤守才能造出好物。
匠人相互为身旁的茶友斟完这壶静定之茶,澳珀驻店设计师李永良感叹说:“茶艺师与手艺人如此相同,必须要心无旁骛,眼中只有自己的作品,才能定住心,稳住手,将手工完成得行云流水。”
柘犀品牌设计师胡腾说起自己磨炼手艺的心得:“我就是从手工爱好者走上手工生产之路的,我什么都不管,只静心做手工,慢慢就做出成就了。传统工艺就是看态度好不好,态度好,愿意沉浸在其中进修,就能练就好手艺。”
第二道茶:简制之茶
简制暗含道法自然的哲理
第二道茶,事茶人采用了最简单的器具——盖碗,最简制的行茶方式——行茶十事,来为匠人诠释纯朴的味道。简约之美,是一种艺术理想。在简单的制作背后,要成就艺术的高度,需要了解制作对象的特性,不加造作,遵循规律。
江苏工美红木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杨金荣,向非遗传承席上的各位传承人说起了明式家具工艺的简制之美:“明式家居妙就妙在尊重每一块木头本身的纹理,因此它不需要一味雕刻繁杂的花纹,而只需突出自身的花纹,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生动典雅的。我们匠人制物,不应该抛弃它本身的秉性和天然,刻意追求人工的技术,才能达到物我合一境界。”
对于东家智造的老师王栋来说,简制代表着简化流程创新,他向东方美学席上的各位匠人说:“许多人说加入工具的手工就不是纯粹的手工,这是不对的。过去因为科技不发达,用简陋的工具来制造非常耗时费力。如今科技进步了,我们不可能固执得强行用过去的工具来制作。我们将蓝染工艺中许多手工部分通过计算机、激光雕刻提高了制作的速度,我们的匠人可以不再一味的染布,而是研究图案化的变化,将复杂的传统工艺变得简单。”
第三道茶:分享之茶
分享绽放思想之美
第三道茶,事茶师用玻璃容器泡一朵金丝皇菊,在水温的浸润之下,干菊重新盛放开来,各位匠人皆传阅欣赏菊花的美态,闻菊花茶的香气,尝菊花茶的甘甜。在眼、耳、鼻、舌、身、意6个方面探索品茶的身心感官之旅中,匠人们开始分享起造物的心得和疑惑。
当席友请教起自然家的设计师兼创始人易春友如何进行企业标准化管理时,易春友苦笑说:“我们用榫卯结构做竹编手工艺,其实是小众行业的小小众。在12年品牌建设的探索中,我们也曾经用半年时间尝试让匠人们用标准流程化来管理,但是我们失败了。归根到底,手工艺是美的创造,很多特性是没法用工厂的标准来要求的,这也是手工的价值。”
谭木匠的品牌文化中心专员陈雪娇也说出了品牌鲜为人知的烦恼:“我们尝试和国际上非常著名的大师合作制梳,精选优质材料,大师的创作也很优秀,没想到一经推出,销量反馈却不甚理想,这种情况究竟该怎么办呢?”品牌之路席上的各位手工艺品牌负责人建议谭木匠可以创造一个年轻的子品牌,以避免消费者对谭木匠的老品牌印象太深,不利于创新产品的推广。
台湾人文品牌大师张庭庭谈起台湾手工艺和大陆的不同,她说:“其实大陆手工艺做得非常好。但在做品牌营销推广的时候,常常是自说自话,一味追求高端的话术。而没有真正的挖掘产品背后制作的故事,找到营销的要点,将手工艺变成消费者爱听的、亲切的故事。”
一场茶叙,创造了手艺之路上的沟通交流。三道清茶,找到合作和共赢的方式机遇。百席之间,探索传统工艺未来发展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