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振兴,
需要手作人的精益求精,
也需要从传统中寻求创新,
需要手艺人的参与、产品的设计、渠道的拓展
及媒体的推动、研究机构的探索等,
也需要大众的认同
和重塑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发现非遗之美,
探寻传统手工艺的未来,
为传统手工艺振兴探索更多可能性……
2017年11月24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贵州省文化厅、黔东南州人民政府、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黔东南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雷山县人民政府、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承办的“传承·对话·东西部协作 贵州传统工艺振兴工作交流会”在西江千户苗寨所在的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举行。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主持会议
文化部非遗司、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等领导,及各大院校、非遗传承人、企业及媒体代表等参加了这次会议。
这次“工作交流会”是为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有效促进贵州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贵州传统工艺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次多方对话。交流会上,各位企业代表纷纷就传统工艺创新创业之路上向大家分享了优秀案例和探索经验,同时也提出了各自所面临的问题,希望在场的专家学者给他们“问问诊,把把脉,开开方”。
主题一 贵州传统工艺发展的可能性
第1场对话议题为“贵州传统工艺发展的可能性”,由广西民族学院万辅彬教授主持。
贵州松桃梵净山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一个以刺绣为源头衍生出来的企业,他们结合自己的民族文化,将民族服装时尚化、大众化,目前开发了鱼龙、土布等刺绣系列产品,在活化传统工艺之路上探索出了自己的一些路。董事长石丽平表示:“我们用自己的心灵手巧去展现苗族服饰,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只是,在展现和保护的同时,我们找到了它的DNA,在苗绣不同的技法、不同的区位优势中发现它们。”
黎平县侗品源旅游商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立足于侗族传统扎染、豆染和纯植物彩染技艺,及刺绣、侗族的布料、传统服饰设计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他们不仅独立自主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还恢复了已经失传了近百年的侗族豆染工艺。副总经理陆勇妹在发言中提到由于专业销售人才缺乏,导致产品推广不够,希望与更多院校合作,加强人才方面的培养。
三都水族自治县凤之羽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要以水族马尾绣、水书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产品的制作生产、销售为主,带动水族服饰、水族手工土布等水族非遗项目产品开发,让古老的水族绣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总经理黎维美特别提到:“我们把水书和马尾绣两大非遗项目结合起来,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并专门设置了‘水书文字在马尾绣图案中的运用’课程,受到绣娘的普遍欢迎。而且通过培训,我们打破了水书传男不传女的传统,目前几乎每位学员都能熟练地背出一些常用的水书条目。目前培训已经成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入口。”
贵州省兴义市布谷鸟民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沿着布依族的习俗,研发的产品从整套嫁妆到床上用品,目前公司融合了民族服饰的研发、生产、展览、销售,甚至酒店、餐饮等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体。董事长王菁不仅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且还是受两任中央领导人接见的全国人大代表。她在发言中表示:“做民族文化一定要有责任和使命感,做任何民族服饰,都需要准确运用各民族的文化元素和正确的传播。现在有些旅游景区的民族服饰在文化元素的运用上出现差错,例如把苗族文化元素用在彝族服饰上,把彝族元素用在布依族服饰上。在这点上,我们需要亲自走访,跟民族的前辈沟通,搞清楚各个民族的文化元素。作为传承人,一定要把民族的文化正确地传播和传承,如此才能弘扬我们民族的魂和根。”
贵州苗妹银饰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苗族银饰、苗绣研发、制作、博物馆、餐饮、体验为一体的企业,现在也跟旅行社合作开发旅店业,希望以这样的方式销售产品。总经理欧阳珍珍在发言中提出目前面临人才的问题:“在产品设计方面,优秀的设计师非常缺乏,但邀请好的设计师团队压力又太大,现在基本上是请当地的设计师或院校的学生。还有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也是个难题,所以目前应如何解决人才问题,让品牌有更好的发展。”
各位企业代表从各方面介绍了企业的现状和未来计划,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对此,评议人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创意产业发展主任程志红介绍了英国的手工艺协会:“这个手工艺协会在英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定位是了解世界当代手工业的制高点,让大众不仅能够制作,还能够欣赏、收藏。它还肩负有一个使命:除了促进现代手工业的发展之外,也促进经济的发展。其拥有大量资源,包括培训工作坊、杂志及最新、最前沿的手工艺科研项目。希望能够推进英国手工艺协会和中国相关专家的合作。”针对几位企业代表,她讲到:“虽然中国和英国的国情不同,但面临的挑战是相似的。英国也有很多小型企业,它们也面临着这些挑战。但在英国,设计师是非常受重视的,在设计师和制作者之间的匹配,英国自有一套体系。针对设计师的需求,希望未来能够跟当地手工艺人、文化企业进行对接,推出一些新产品。”
文化部非遗司管理处调研员张晓莉在评议中说,几位少数民族企业负责人都道出了传承文化、造福乡亲的责任感,同时也道出了创业的问题与艰难。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的工作站很好发挥了培训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选择"苗妹"等当地的民族企业整建制培训提升,实践证明非常有效。传统工艺工作站就是要帮助手工艺人培养文化自觉,善于发现、自信地展现民族的独特性和生活中的美;帮助他们放眼看外地、看世界,在交流借鉴中提高;帮助他们着眼于当代生活需求来丰富设计和品种;帮助他们解决涉及专业知识的具体问题等等。传统工艺工作站是一个多方共筑的平台,驻站单位与地方像是一对"姻缘",不仅资源要相匹配,互助互惠是确保可持续性的重点。贵州站之所以成效显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省、州、县文化部门和地方政府与驻站单位的无缝配合。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共同为贵州振兴传统工艺和百姓可持续生计做出贡献。
奥地利著名艺术家Jasmine介绍了奥地利的手工艺发展与现状,她说:“奥地利虽然也有一些传统文化,但相较苗族文化而言,我们的文化太简单了。而且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而手工业要花大量时间和人力,奥地利的手工业发展也越来越弱。例如,我们的纺织业基本都没有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所有的纺织业制造企业都陆续外迁到了亚洲。但我们还有一些设计师,正在利用一些传统图案进行这方面的创作,包括刺绣和印刷图案,但这个比例非常小。所以,中国现在如此重视传统手工业的振兴是非常好的事情。”
主题二 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11月24日下午的对话交流工作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龙佑铭主持。
第2个议题是“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务处主任、博士生导师原博教授主持。
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立志打造一家中国的民族高端精品品牌的企业,将中国的民族文化及传统工艺推向国际市场。董事长魏素莹以“非遗生活与贵州非遗”为主题,从公司与产业规划、品牌与产品研发内容、非遗生活与贵州非遗所在项目中研发的成果、非遗生活及其他主要非遗项目的成果等4部分进行了展示介绍。她说:“做事情不能没有情怀,但只有情怀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市场,只有情怀而没有市场经济来源是很难传承的。所以我倡导在传统工艺振兴上加入情怀和匠人精神。”
广州例外服饰有限公司通过与苗族文化嫁接,给服饰带来更多文化内涵,向大众展示更多元的民族文化。公司项目主管李国强在发言中提到:“我们发现苗族人对生活的热爱、朴实和用心的生活态度,是当代社会比较罕见的。我们希望将苗族人的这种历代传承的自然制度和用心的智慧,通过服饰呈现给大众。希望大家将苗族人的生活态度,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让消费者进一步感知。我们希望所塑造的远远不止是一件衣服,而是希望通过衣服这个载体让大众领略到苗族文化独一无二的美学价值,希望大众透过衣服,以苗族人的生活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
重庆辉颖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于蜀绣发展起来的企业,艺术总监王晖在发言中谈到:“从服饰到日用、到艺术品的应用和发展,这是整个中国历代刺绣文化发展的趋势。我们作为当代的刺绣,该如何传承和发展,这是我接下来几年做的事情,就是让刺绣回归到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中。”
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博士生曹卿从传统村落与民居保护改造设计的角度讲述了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在保护和改造民居过程中,不仅尽量使用传统营造技艺,而且对改建的设计充分关怀到当地布依族人的生活习俗、文化传承等,在建筑艺术和技术水准上寻求平衡点。他说:“板万村的改造是整体系统式的改造,不仅是关注本身空间的修复改造,也是对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希望物理空间和文化传承两者之间能够相互协调。”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张毅教授在评议时提到:“用非遗项目的元素进行现代展览的更新,这对于产品设计而言,让我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全世界的设计文化语境其实是不确定的,因为西方把握了当代设计话语权,流行趋势由他们把握,由他们引领。其实设计后面的核心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就在探讨‘如何才能突破西方的设计话语权’,我觉得没有其他路可以走,只有把中国文化作为我们的设计核心,以国际流行的文化样式包装我们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才能够逐步影响世界,然后被世界所接受。这条路,我们正在走,其中也包括‘一带一路’。”
贵州民族大学陈梅教授则从民族民间技能培训方面谈了她们的一些探索,从单纯的传统技艺传承到后来转变为传承创新方面进行改变,因为她们发现传统手工艺品已经不适应当代大众的需求了。“大家现在都比较关心设计创新,但我注意到另外一个要关注的问题:我们通过染艺制作床单、衣服,因为会掉色,甚至沾染皮肤,因此它难以走进大众生活。所以,染艺中固色是个难点。其次,贵州的牙舟陶和织金砂陶的用料成功率很低,所以希望专家可以帮助我们的传承人解决这些技术上的难题。”
奥地利著名公共空间艺术家Wolf则从传统民居村落改造的角度说道:“在奥地利,也有传统手工艺跟现代设计结合起来的案例。而且,在纺织业领域也有一些这样的实例。相较苗族服饰,奥地利服饰不似这么丰富、多元。传统工艺跟现代设计的结合,我认为有一点非常重要,现代设计不仅要尊重,还要真正理解传统手工艺蕴含的文化。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遗产系主任陈红雨博士则通过成语“庖丁解牛”解读了什么是精益求精。“手艺人要以手艺立身,让手艺走进现代生活首先需要在手艺上精益求精。而且传统工艺不仅要跟现代设计结合,还要跟现代科技相结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能只关注设计,设计是需要科技和材料支撑的。”
主题三 雷山传统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第3、第4场对话议题分别为“雷山传统工艺的现状与发展”“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皆由石河子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郑亮教授主持。
除了企业代表,传承人在分享中也提出了许多他们在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传承人才、产品创新、材料选择等方面的一些困惑。为传统技艺未来发展进行了探索,不仅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参考,也给专家学者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银饰锻造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李正云从文化角度提出疑问:“我们现在受经济发展的冲击,因为讲究效益,有些工序能用机器完成的都用机器替代了;其次,因为工匠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眼界不够宽,设计专业知识也不够,所以我们也希望把工匠们集中起来,一起在设计或包装等方面探索。”同时,他还提出另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们苗族苗语,每天都在从身边流失。新生的小孩都不会讲苗语,而老人每年都在死去,也许再过二十年,苗语就会从我们身边彻底消失。到那时,我们拿什么来呈现我们的苗族文化。
织锦技艺州级非遗传承人甘小芝为恢复织锦进行传统技艺的挖掘和创新,她感慨到:“目前很多织锦工艺已经濒临失传,50岁以上的绣娘懂一些,但年轻人已经完全不懂了,更别提织锦纹样背后的文化内涵。现在我们通过培训,也让这门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呈现出来都令大众惊叹连连,但是购买的人却极少。不过,现在我们通过创新,与设计师合作,开发公文包,或选择当地山水作为纹样,都收到良好的市场反映。这些都给了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主题四 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传统工艺振兴需要手艺人,需要产业转化,同时也离不开文化传播。其实,对于非遗的传播,传承人、企业都需要一些帮助,都在寻找更多文化传播、品牌推广更新且更有效的形式。对此,来自《中华手工》杂志社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孙凝异、《农民日报》记者程天赐、《中国文化报》记者王学思及广州文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钢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一些新的传播形式和解决途径。
《中华手工》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孙凝异在分享中提到:“当下是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媒体,都有朋友圈,但事实上很多传承人群对如何建立内容,如何进行有效地自我传播和被传播没有找到方法。”并就传播技巧进行了解读,首先,要故事化。做大众传播需要有记忆点。很多手艺人拥有很多亮点,但他们不懂如何分享和讲述出来;其次需要用数据说话;第三要讲好图片故事。传统工艺的传播,不仅要做好内容,还要知晓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变化,顺应时代潮流,传播,也会与设计一样,成为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一环。
《农民日报》记者程天赐则表示:“近年来,非遗保护的兴起、传统文化的热潮,让一些城里人对乡村充满了向往。这就是媒体把这些故事带给大众带来的影响。但同时,在传统中也要解读和揭示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并且让大众明白这些文化现在正面临无法传承的危险,唤起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工艺的了解、体验和保护的兴趣。”
《中国文化报》记者王学思则从知识理论的角度对非遗传播进行了解读:“科学的非遗保护包括认定、记录、建档、研究、保存、传播、传承、弘扬和振兴等内容。传播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起着重要作用。非遗报道需要在专业知识的背景下进行,所以媒体传播者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摸索,做到有情,有感,有精神。”
广州文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钢从自媒体的角度进行了解析:“我认识一位五六十岁的建筑学博士,他创建了一个公众号,将很多手艺人团结在一起,做活动、办论坛。这是一个成功的探索,这股民间力量近两年越来越活跃。但令人惊讶的是,他是一个人在运营这个号,单凭一己之力,达到了惊人的传播效果。所以,一个人的力量,真的也不可小觑。”
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孙冬宁主任从文化基因的角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今天非遗的传承,对每个中国人来讲,只要是中国人,血液里都流淌着这些传统文化基因,实际上就是对非遗产生兴趣和感受的因子。今天我们在从事某种工作的时候,有时候说不清为什么自己喜欢这个内容,正如年轻的时候喜欢喝酒,过了一定年龄就喜欢喝茶了;年轻时喜欢摇滚,现在喜欢昆曲了,这些都是血液中基因的融化。这种保护有的时候要跟上时代的节奏,这是生动的实践,也是大众对物质、文化等美好生活的追求。”
上海美术学院李志伟博士从情怀、人才等方面对非遗传播进行了点评:“以前,非遗的传播是口传心授,而现在是数字媒体传播,在传播中要加强情怀和科普的元素。这不仅有利于对青少年的影响,有利于扩大传播群体,还有利于推动传统工艺的研究,促进不同学科的大学教授对传统工艺的了解;其次是走田头,巡脉络。媒体要跟着传承人,跟着项目走下去,走到田头,寻找到它的根源,走到原材料加工、生产、产地中去,形成一个脉络;第三,传统工艺的振兴还需要乡村文化人的加入。在传播中需要把乡村文化人抓住,因为工艺是实现文化的项目,需要他们的力量。最后,振兴、联动、升级。要善于借助BAT这样的网络公司的力量,建立原材料生态环境大数据研究,借他们的力量,联动高校、手工坊、整个产业链和生产链等所有利益相关体形成生产利益链的联动。”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杨捷教授则提出:“面对雷山传统技艺的现状和发展,我们还缺乏形成一个统一的联盟或者协会组织,我们还没有整合足够多的资源,在协调统筹方面也还有需要提升的地方。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策引领、行业统筹规划、产业运作、人才支撑及宣传推广平台的搭建等等。”
铜仁学院基础理论教研室陈宏江主任在发言中则提出了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提到传播和宣传,雷山苗年的盛大活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和传播的手段。首先,它是文化的输出,也是一个技艺彰显。但同时也有一种担忧,如果在传播的大力推动之下,而手艺人没有过硬的产品和技术输出,怎么办?这需要我们思考。”
贵州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 张诗莲
会议结束前,贵州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张诗莲总结到:“这次交流会得到专家学者、各方企业与媒体支持,为贵州省下一步的非遗保护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而我们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真的是无缝对接,我们就像家里人一样,全力以赴做好传统工艺的振兴、保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