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华夏
  • 商家入驻 登录 注册
  • 首页 >> 创新盛会 >>
    【晟世锦绣】入围国匠荣耀 · 美学奖

    晟世锦绣:苗寨里绣出来的经济路

    【晟世锦绣】入围国匠荣耀 · 美学奖


    【晟世锦绣】入围国匠荣耀 · 美学奖

    【晟世锦绣】入围国匠荣耀 · 美学奖

    余英与晟世锦绣民族刺绣产品


       “我有点儿人格分裂,在面对艺术品的时候我是一个文艺青年,但是在面对商业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商人。”在“文艺青年”般的热情过后,“商人”余英发现,在市场上贵州民族刺绣、蜡染的商业化尝试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这些尝试往往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出现能够走出贵州省的知名品牌,甚至连完善的市场机制都还未被探索出来。

    【晟世锦绣】入围国匠荣耀 · 美学奖

    晟世锦绣CEO余英女士

       贵州,中国西南的东南部,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这里山美、水美、人美、文化美,然而不可逆转的文化掠夺正在悄然发生着。  

    晟世锦绣,一家贵州的社会企业,依托苗绣,以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方式,传承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妇女群体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并由此获得英使馆社会企业的国际性奖项等荣誉。在营销部负责人何博闻看来,正是企业这个身份,才能激发人们更多的创造力,才能让公益之路走得更长远、更稳健。

    【晟世锦绣】入围国匠荣耀 · 美学奖


    大山走出绣娘团

       余英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了黔东南西江的一个村寨,在这里,她们向村寨里世代务农的苗家妇女提供刺绣培训。余英特别喜欢谈到产品的“标准化”,她认为这些劳动妇女都有一双巧手和独特的带有深刻苗家烙印的艺术细胞,缺乏的只是标准化的刺绣手法和集中化的生产方式。    

    这些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贫困而闭塞的小山村很少会有外人进入,村妇们对余英的培训班戒心十足,她们不相信会有人从城市里开几个小时的车到小山村里来教自己刺绣,对于余英高价(相对山村的经济情况而言)收购刺绣成品的承诺也抱着怀疑。而对于包括余英在内的晟世锦绣的培训人员来说,最大的困难来自于生活上的不适应“我们去了就是吃韭菜,每顿都是韭菜,一吃吃几个星期。”余英回忆到。

    【晟世锦绣】入围国匠荣耀 · 美学奖

    余英教授少数民族绣娘刺绣手法


    闭塞山村一朝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余英反复强调。当地政府在了解了晟世锦绣的培训和生产模式之后对她们提供了支持,因为正是余英们的努力让多年来不见成效的贵州乡村扶贫工作看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晟世锦绣逐渐成为国内民族文化领域的知名品牌,而作为这个光芒四射的品牌的基石,3000多人的绣娘团队已经遍布黔东南、黔南的山寨。

    【晟世锦绣】入围国匠荣耀 · 美学奖

    在晟世锦绣基地工作的高级绣娘吴如群,从一个普通农妇成为了教村寨姐妹绣花的“吴老师”


    长路漫漫保初心

       目前,晟世锦绣品牌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一二线城市拥有了自己的形象体验店,余英甚至把店开到了英国。旗下拥有箱包、服饰、茶室用品、生活用品等四个大类,价格覆盖50元到40000元的区间。除了个人消费之外,晟世锦绣还向中金、联想等大企业供应定制产品。“我们不会把晟世锦绣的产品做成奢侈品或者艺术品。”余英说“我们要做的是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生活用品’。”    

    【晟世锦绣】入围国匠荣耀 · 美学奖


       对于未来,余英认为晟世锦绣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这个品牌是不是能够在不可阻挡的商业大潮中保持自我,她认为化解问题的关键在于背后的团队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初心”。2014年,晟世锦绣推出“村寨故事”计划,发掘各个村寨有特色的手工艺品和故事,将这些素材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进行商业化加工,正是为了保持这个品牌的生命力。




    • 分享到:
    手艺网
    让手工艺实在一点,让技术控嗨一点,让生活文艺一点。这就是“手艺网”的初衷。 这里有专业实用的手工视频教程,有前沿的设计鉴赏,有传统手艺人的生活写照,以及手艺网团队小伙伴们的故事。 加入进来,我们一起搭建学习手工的专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