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华夏
  • 商家入驻 登录 注册
  • 首页 >> >>
    新生的理由

     

    新生的理由
    张邦良生平的得意之作如缘巨笔,耗时三个月方能完成


    为了这次拍摄,张邦良父子特意把搬离时间延后了两日。在素朴的静观正街一隅,是“德林阁笔庄”的店面。

    一间30多平方米的屋子,几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用上好木料制成的柜台,涂成绿色,墙边立起的货柜上陈列着几排装满毛笔的笔筒,再加上天花板上悬挂着的那只不合时宜的“红岩牌”吊扇,让人疑心是穿越到了三十年多前的岁月。


    新生的理由

    张邦良拾掇出用了几十年的制笔器械,整齐底摆放在货柜上,什么是笔梳,什么是齐板,什么是清笔刀,如数家珍一般。很久以前,张邦良就和老伴一起,带着两个儿子,守着这间屋子一招一式地完成每一道工序。  

    新生的理由

    从小跟在父亲身边,张晓维对制笔的技法成竹在胸,不过他有更长远的考虑


    目前在镇上经营着一家婚庆公司和服装公司的小儿子张晓维,打小跟在张邦良身边“打杂”,对制笔工艺也是如数家珍,他能理解老人的心思。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联系到永川的两所村小,捐赠出了一部分毛笔。“捐赠的目的不是为了炒作,也不是为了卖出多少笔,而是让大家都知道,德林阁笔庄虽然结束了他的使命,但是静观毛笔的制笔工艺始终不灭。”

    一旁的张邦良看了儿子一眼:“现在我是做不了了,房子也没了,静观毛笔到我这里,算是彻底消失,听你们的,享享清福吧。”

    张晓维“嘿嘿”一乐,悄悄告诉记者,“我爸还是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下去的。”他点燃了一根烟,抽了两口。

    “我有个想法,在50岁以后,再把制笔的手艺捡起来,但不会单纯地再开家店,没多大意思。”他招呼了一下正在往婚庆门店里搬送毛笔的大哥张华,顺手又凭空比划了一下。

           新生的理由


    当传统与现代渐行渐远,张邦良的“德林阁笔庄”与儿子张晓维的婚庆公司隔街相望,竟有着别样的意味,跨过这三米来宽的距离很容易,跨越两个时代的情结却很艰难。

    “也许未来,这里会修起一座老街民宿,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人小孩在每个周末都会来这儿,提笔习字,体验一支笔的制作流程,如果他们愿意,还可以定制一只手工毛笔。在未来,静观毛笔会把申请非遗提上日程,我们还会做网店,门店关了,不意味着手艺会失传,它只是换了种方式活下去。”


    • 分享到:
    共有1条评论

    大河弯弯 发表于 2017-11-13 21:23 1楼

    好喜欢倒数第二段的类比

    回复

    手艺网
    让手工艺实在一点,让技术控嗨一点,让生活文艺一点。这就是“手艺网”的初衷。 这里有专业实用的手工视频教程,有前沿的设计鉴赏,有传统手艺人的生活写照,以及手艺网团队小伙伴们的故事。 加入进来,我们一起搭建学习手工的专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