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中酒不空,座上客常满”—— 黄永松
每次台湾行,汉声都是必达地。这个自上世纪70年代创办的文化出版机构,对民艺文化的溯源梳理、记录与普及,付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努力与坚持。如一本《惠山泥人》的出版,就用了8年,一部《剪花娘子库淑兰》更耗时10年。那是不畏寂寞、不计成本的文化传承。也正因台湾有如《汉声》一样的文化种子在深耕发芽,才有如今民众整体文化素养较高的收获。走进汉声,亦是进行一场精神养分的补给。
有幸请到黄永松老师回台,再次承蒙老人家亲自接待。台北八德路4段72巷16弄1号,还是记忆中的样子。葫芦门里,依然悬挂着熟悉的大过俗年系列海报。各式土布、布老虎玩偶、库淑兰剪纸衍生品缤纷如昔,各种经典的汉声出版物静静地散发着岁月的隽永气息。
黄老师轻摇蒲扇,神韵依旧。从一卷素雅竹席开始,我们开始了汉声故事的追溯,探讨民艺的传承,以及“为什么要复兴传统手工文化”。复兴手工文化,不是要复制古人的生活,而是为了寻找本心。虽为老者,但黄老师对人工智能和高科技在手工领域的运用却极为赞同甚至希望做更多推广。“人类的智慧,我们要善于运用。人会老去,手也会越来越笨,如果将技艺写进程序,机器人张奶奶就可以代替张奶奶做手工,不会疲惫,小孩子看到喜欢的机器人也会产生兴趣,这是新与旧的结合,换一种有趣的形式让手工文化得以传承。但是,提机器人做手工并不是看低人的手工,而是通过机器帮忙,让小孩子更多、更快、更准地接受手工作品和精神。小孩子就是未来!”
聊得兴起,黄老师突然问:“你们下午还安排去哪儿吗?”
“没有,就计划在汉声。”
“那我们喝点酒吧!”
曾听说黄老师是好酒之人。不曾想如此真性情。说罢,他竟真抱出一坛57年的陈年女儿红。那是吴美云女士生前的珍藏,汉声店里有20多坛。据说1999年9·21大地震时,以“绍兴酒”出名的埔里镇酒香四溢,好多女儿红的坛子被震开,后经重新装坛封坛,那些几十年的藏酒就来到了汉声店内。
“樽中酒不空,座上客常满,8·14,为中华手工开坛”。好酒之人,自是懂得对酒的尊重。开坛,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文化。亲笔书写题字之后,黄老师邀我们逐一签名以证。听美玲店长说,汉声一共只开过2坛酒,且是两年前了。其实第二坛的存余足够我们品享,黄老却坚持开了第三坛。我时常都会为黄老的细微用心所感动,也会不时想起6年前第一次带团在汉声巷拜访,离开时他久久于葫芦门前挥手的身影。我一直想,我们何以得此厚爱,也许还在于老师对于《中华手工》的期盼。《中华手工》创刊至今13年,但愿能如汉声一般坚持下去。
-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