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华夏
  • 商家入驻 登录 注册
  • 首页 >> >>
    另一個角度看佛教,以及佛教藝術

    另一個角度看佛教,以及佛教藝術

    我的父母都是基督教徒;我从小跟着上教堂,印象里,有些想法,一直很困扰:耶稣看起来,是外国人,他听得懂中国话吗?

    转眼,我已经二十岁,有一点人生经验,当然,也有更多的生命困扰;恐惧,疑惑,种种纠结,没有解答。要问什么人生经验?我有很严重高血压,二十岁的年纪,就学到什么叫“死”,倒是迫切而真实的经验。

    因为喜欢看闲书,渐渐知道“闲书”;可以是“文学”。“人生”,“生命”,开始有了新的意义,文学的学习,给我最深刻的一课是:自省。

    因为相信“自省”,疑惑愈来愈多,自己会死去的恐惧,也愈来愈重。也就理所当然地接触了“阿弥陀经”,和“普门品”,这些佛经,在台湾到处都是,走在街上,一家素食店门口,可以堆积如山,任人拿取。

    为什么拿来读?理由很简单,怕死,而你走到哪,都听说佛陀菩萨可以庇佑。看过之后,坦白说:二十岁的年纪,一边读着陀斯妥耶夫斯基(1821-1881),尼采(1844-1900),没有办法接受这样想当然的充满神通的文字。

    另一個角度看佛教,以及佛教藝術

    佛经里,为什么这么多神通?

    这个“隔”,多年来,一直是我对于佛经的障碍。就如基督教的圣经一样,像诺亚方舟那样的情节,作为文学作品读之可也。

    生命,仍然向前走,生命信仰,一直只有“自省”。也因为自省,更觉智慧不足,困扰纠结,处处都是。

    再一次思考佛学的问题,是因为方东美先生 (1899-1977)的“中国大乘佛学”,方先生提及一个观念,佛汉传之初,弘法的沙门,是接触不到士大夫,知识分子,只能接触一般老百姓,为了打动这个基层社会,不得不带一定的神通。

    突然有所警悟:那个从荣华富贵里出走的悉达多的智慧,岂只是讲神通的?弘法之初,太形而上;太精神层面的诉求的教义,怕是极难打动劳苦大众的吧?或许,“方便法门”,就是一个解决之道。

    二千多年都过去了,生命里,哪些是日换星移,今非昔比?哪些又是千古不变的?从生命的逻辑面,我开始重新了解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本苦,
    是第一个核心观念。

    “苦”?翻开报纸,每一件事,都告诉你“苦”的不同面貌。深夜扪心自问;又是无尽的“苦”的自省面相。如何祛苦得乐?成为佛教当代意义最清晰的重点。西方的近代佛教弘法语言,显得更直接更切身;他们问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如何让我快乐?

    另一個角度看佛教,以及佛教藝術

    从为什么不快乐?如何快乐?

    当代西方佛学团体,从社会学,从心理学,甚至从神学的角度,分析着我们不快乐的原因,这种不快乐,形成今天的健康问题,暴力问题,个人的不安,世界的不安??诸多的不安的形式,复杂而多样,当所有的不安,逐一地展开条列之后,再逐一地分析归纳分类,其实,不外乎生老病死,贪嗔痴慢疑,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

    二千多年前,佛教对于生之苦的探索认知,和二十世纪对生命不安的分析归纳,没有差别。

    知道“苦”的缘由,那么,如何祛除“苦”?

    从佛教教义,有各种答案,四圣谛:苦集灭道,是第一个。然而,精简典雅的文言文的表述,似乎让现代人颇难理解。我认为的第二个答案:

    无我。

    阐述“无我”这个概念,最清楚的,当然是金刚经,和心经。“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任何痛苦和不安,因为“我”,只要执住在“我”这个“相”,一切由此而生。放下“我”之后,东南西北上下虚空,无所罣碍。

    那么,布施,是慈悲和智能的学习。无我的修持,是灭除贪嗔痴慢疑等等生命毒苦的修持。

    另一個角度看佛教,以及佛教藝術

    如果,这是个佛教教义的逻辑思维,佛教,是一个适应任何世代的“人”的生命科学。因为,佛教教义中,所谓“佛陀”,是“觉醒之人”,并不仅仅指那位悉达多的智者,而是泛指任何觉醒之人;包括你我。

    更重要的是:佛陀在入涅槃之前,教示比丘众“依法不依人”,他没有企图把自己神化成一个超凡入圣的偶像。

    然而,觉醒之路,何其遥远,何其艰难,慈悲和智慧的修持,除了知道,还要做到。如果从不二之心,宽容着眼,一切方便法门,即使谈神通,说感应,又何必区别?无我无相,岂是一蹴可及?

    琉璃工房的佛教艺术,就如同所有宗教艺术一样,对于杨惠姗而言;对琉璃工房而言:是“我”观想慈悲和智慧的一种方便法门。

    另一個角度看佛教,以及佛教藝術

    透过各种型式的造像,其实是对于生命不安的自我疗愈,因为专注,因为反复的揣摩,甚至因为铸造琉璃佛像的创作的过程的挫折,已经使创作者心灵获益良多,因此,二十八年来,持续不辍,然而,更大的期待,自然是:那些对于慈悲和智慧的感动,是不是也能分享给观者一二?

    曾经在烈日之下,观察圣彼得大教堂前漫漫长龙的面孔,他们平静地等候三、四小时,只为了进入大堂观赏米开朗基罗的受难像,那是宗教;还是艺术?对于任何凡人来说;圣母玛丽亚望着受难后平静的耶稣,那么悲悯的表情,是永恒的精神力量。

    宗教艺术,艺术自身是一种宗教。我们逐渐如此相信。

    另一個角度看佛教,以及佛教藝術另一個角度看佛教,以及佛教藝術另一個角度看佛教,以及佛教藝術另一個角度看佛教,以及佛教藝術


    • 分享到:
    共有0条评论
    手艺网
    让手工艺实在一点,让技术控嗨一点,让生活文艺一点。这就是“手艺网”的初衷。 这里有专业实用的手工视频教程,有前沿的设计鉴赏,有传统手艺人的生活写照,以及手艺网团队小伙伴们的故事。 加入进来,我们一起搭建学习手工的专业平台。